于百齡美術館 -- 台海網報導張德正大師
正在加載......
無標題文件
X
 
會員帳號 :
會員密碼 :
忘記密碼    加入會員
無標題文件
無標題文件

[new35]台海網報導張德正大師

 

 臺灣畫家張德正:女巫之鄉的藝術流浪漢

 
台海網2014年8月30日報導張德正大師

責任編輯:林連金
 
人物名片

  張德正,字逸石,1932年出生,江蘇句容縣人。現任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系友會理事,臺灣中國藝術協會、臺灣《中國美術》雜誌顧問。擅書法、綜合媒材、油畫、水彩粉彩、素描、水墨,1998年獲第一屆朱銘文教基金會長青藝術創作獎大師獎。

   台海網(微博)830日訊(海峽導報駐台記者 王煒 /圖)“張大師是李奇茂大師的同期學友。”初次見到臺灣畫家張德正,別人這麼跟記者介紹。

       相識日久,觀其畫,讀其文,特別是屢屢聽其評畫品人生,才發現兩位大師雖系出同門,其實藝術道路相去甚遠。于百齡先生曾將張德正與李奇茂並列為“邪派大師”,但細論兩人的畫風,卻是南轅北轍,各有千秋。


被繆斯鍾情、被命運放逐

  張德正大師今年82歲,與那個年代的大多數人一樣,都有一段曲折而坎坷的人生遭遇。他出生于江蘇句容,因為戰亂,十幾歲就從軍輾轉來到了臺灣,從此他鄉是故鄉。

  與顛沛流離的生活際遇相比,更為曲折的,還是張德正的藝術道路。

  由於從小就展現出非凡的藝術天分,10歲時他就得到前輩汪亞塵和王濟遠的賞識,準備把他帶到劉海粟先生創建的上海美專就讀。可是,父親的一句“上海美專是野雞學校”,讓他的藝術夢想胎死腹中。初中畢業時杭州藝專招生,父親的一句“當畫家要窮一輩子”,使他的夢想再度破碎。

  到了臺灣,在困頓艱辛的軍旅之中,張德正重新燃起了畫家夢,並成功考取位於北投復興崗的台軍政戰學校第五期美術系,與李奇茂成為了同學。

  當時的系主任是在台軍中享有盛名的“梁氏三兄弟”的老大樑鼎銘。有一次,梁鼎銘在課堂上讓大家在宣紙上畫一條線。輪到張德正的時候,不管老師怎麼畫,他都一揮而就,不差分毫,這也獲得了梁鼎銘的格外青睞。

  其實,張德正有此畫功,主要得益於在軍隊中的畫圖表。一張白報紙,一支爛毛筆,方、圓、曲、直、粗、細,不打草稿,熟能生巧。

  梁鼎銘曾對張德正與李奇茂這兩位得意弟子交待過一句話:“靠一根線條打天下,你們兩人一樣,世界很大,容得下你,也容得下我。”

  遺憾的是,就在張德正幸運留校並正式拜入梁鼎銘門下,藝術道路一片光明之際,梁鼎銘卻因腦溢血突然辭世。他又只好收拾起畫筆,回到了條件艱苦、與藝術絕緣的軍旅生涯。

徘徊在門檻之外的藝術大師

  雖然張德正一直沒有放棄對藝術的追求,但等到再度現身畫壇,已是23年之後,此時的他已從“中國文化大學”退休。

  伴隨張德正歸來的,還有他令人耳目一新的畫風。他畫的依然是水墨,但卻是超越傳統的,其間既有對中國古代傳統岩畫的追溯,又融入了許多現代中西繪畫的技法與觀念。“昨日的現代,就是今日的傳統;今日的現代,就是明日的傳統。藝術家得不斷變、變、變!不但變化不輟,還要樂此不疲。”

  身為從戰亂年代走過來的藝術家,張德正生命中充滿對於自由的渴望,而這種渴望,活生生印證在他風格多變、絢麗奪目的繽紛畫面上。線條烈火舞動,色彩紅男綠女,時而糾纏不清,時而相映成趣,肆意揮灑之間,恰如一位流浪過千山萬水者的獨白。

  或許在一些藝評者的眼中,張德正的畫作已經脫離了傳統章法,幾近於“離經叛道”,但對於張德正而言,沒有激情與活力,就沒有藝術的存在,只有用全部的生命去創造,才對得起手中的畫筆。

  欣賞張德正這個時期的作品,詩書畫,抽象具象寫實,皆融為一體,好像閱讀一部歷史書,又好像欣賞一出交響樂,有童話的純真,又有哲學的厚重。用於百齡大師的話來說,“在其畫作中,娓娓道來,寫盡人間一切的妙人妙事,道盡人間一切的辛酸苦辣”。

來自凱達格蘭祖靈的召喚
在張德正最新的畫作中,凱達格蘭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。因為他寄居北投20餘年,而北投正是分支凱達格蘭族的居住地。“北投”,也是由凱達格蘭族語音譯而來的,指“女巫”。“我畫原住民的風土人物,是基於在地的感召,藝術是一種靈氣,好像虛無飄渺,其實是存在的,北投是女巫之鄉,有女巫的靈魂在,有一種力量在向我呼喚!”

  張德正就住在凱達格蘭文化館附近,他常在那些積澱歷史記憶的石刻與木雕前佇立凝思,感受原住民生活的足跡。漫步在霧濛濛的溫泉鄉,他仿佛能看到原住民追逐水鹿、山豬,那鮮活生動的一幕幕,化作無窮的創作靈感,在畫筆下激情噴湧。

  張德正曾自詡為“藝術的流浪漢”,如今,他終於在流浪了大半生之後,尋覓到了自己藝術的祖靈。

 
 
 
 
 
 

推薦親友 友善列印

gotop